北理工外国语学院喜获两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发布日期:2017-07-10 供稿:外语学院 摄影:外语学院
编辑:卞广为 审核:姜爱红 阅读次数:2017年7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外国语学院教师鲍忠明申报的《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流变及理论建构》以及汪昌松申报的《句法-形态接口视阈下的汉语“得”字结构的跨语言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本次获得立项,是北理工外语学院继2015年获得一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6年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及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之后,学院科研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体现了学院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项目简介:
《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流变及理论建构》属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之间的跨界研究,聚焦亨利•詹姆斯、葛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以及海明威与福克纳五位美国作家,运用纵横交叉法、艺术批评与文学批评结合法、风景话语分析法及多模态话语分析法,深入阐述美国现代派小说缘起、承接、巅峰三阶段在创作理论、手法、主题、形式、风格等方面所受后/印象画派影响,彰显美国现代派印象主义小说的发展脉络,并进而建构其理论与批评体系阁,书写其断代史。
《句法-形态接口视阈下的汉语“得”字结构的跨语言研究》课题从句法-形态接口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统一考察汉语中带 “得”的可能补语句、结果补语句和状态补语句,尝试挖掘三者所受到的一些共通的语法限制,揭示“得”字句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还将这些语法限制放到方言(如闽南语、客家话)和其他语言(如日语、韩语、英语)中进行考察研究,旨在探寻“得”字结构所折射的语言共性与个性。
立项教师简介:
鲍忠明,副教授,英美文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国际美国学会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出版专著《最辉煌的失败:福克纳对黑人群体的探索》(2009),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校内基金项目两项,在研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西方文论精品课程项目”一项,“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流变及理论建构研究”获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汪昌松,男,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哈佛大学语言学系学习。研究兴趣为理论语言学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句法-形态接口研究和句法-韵律接口研究。已发表SSCI 和A&HCI 期刊论文2篇、EI期刊论文1篇,CSSCI期刊论文1篇。现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参与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