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人文学院师生代表参加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

供稿、摄影 :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编辑:贾效明

  2010年10月21-24日,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弗洛伊德与亚洲――亚洲背景下的精神分析”。这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学术会议。我校人文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大会。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贾晓明教授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工作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研究生担任了本次大会的志愿者,为出席此次会议的600余名中外专家提供服务。会议就精神分析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与发展,神经―精神分析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精神分析及其心理治疗在精神创伤领域、儿童青少年临床群体、进食障碍、人格障碍等人群中的研究和应用,精神分析与社会文化等主题,展开专题研讨。

 

我校师生参加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

  10月20日,大会首先安排了中方、外方教授的工作坊。我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贾晓明教授应大会的邀请,开展了题为“哀伤的动力学过程——丧葬仪式与克服死亡恐惧”的工作坊。从精神分析角度对带有文化特色的丧葬仪式的形式、特点及意义做出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揭示了其与克服死亡焦虑的内在联系。

  在为期四天的正式会议期间,大会以主题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相交替的形式进行。在10月22,23日两天,贾晓明教授还就“中国家庭文化对被收养者心智化发展过程影响的质性研究”的专题进行了主题报告。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刘翼灵老师也在分会场进行了题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慢的精神分析有益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的专题讨论。

    

刘翼灵作为代表在闭幕式上的发言                    贾晓明教授正在开展工作坊 

  借大会东风,大会期间也举行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这标志着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贾晓明教授当选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也是对我校在心理治疗、精神分析领域的肯定。在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精神分析专业工作者为中国大众心理健康做了大量心理服务和学术性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

 

贾晓明教授当选为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此外,我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全程担任了本次大会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徐琳,赵嘉路等五名同学成为了本次大会的外事志愿者,负责接待本次大会的VIP专家。这些专家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神分析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志愿者提前很多天就上岗,从专家的接机、酒店入住、大会事宜,生活起居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细心而周到的服务,受到了VIP专家的一致好评。周玥,于丽丽等五名同学担任本次大会的会务志愿者,负责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各项组织协调,设备调试的工作,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 

 志愿者与外国专家在一起

  在4天会期中,世界各大洲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都到会演讲;来自海内外的近600位精神心理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将在一起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分析内涵,探讨如何促进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疗事业在中国和亚洲文化下的发展,探讨如何将精神分析整合于中国文化并在促进心理卫生事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大会于10月24日圆满闭幕。

背景: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和理论,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IPA)由西蒙•弗洛伊德(S.Freud)等人于1910年在德国纽伦堡成立,荣格(C.G Jung)出任第一届会长。IPA首届学术年会于1908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其后每两年召开一次,曾因两次战争和纳粹的迫害而中断过几次,迄今已成功举办46届。

(审核:徐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