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胡海岩:铸就和平时代的强国梦
发布日期:2017-03-02 供稿:中国科学报 编辑:杨晶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铸就和平时代的强国梦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
完成了学业的青年学子对大学会留下哪些记忆?我想除了高山仰止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学、纷繁浩瀚的书海、学术研究的磨练,也许还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它们将共同构筑起同学们的心灵家园。
在北理工中关村校区中心花园的一角,锦绣花团和苍劲松柏共同簇拥着我们敬爱的徐特立院长的铜像。
回顾北理工的成长,始终离不开徐老教育思想和革命精神的熏陶。从为抗日救亡而生,到辗转华北,砥砺耕耘,薪火相传,矢志国防,学校见证了共和国的岁月蹉跎、沧海巨变。正是在徐特立等老前辈崇高理想的感召下,学校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恪守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卓然独立、为国铸剑的红色国防工程师。
在北理工良乡校区理科实验楼中,悬挂着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理工物理学院院长葛墨林先生的一幅墨宝,上面写着“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这八个字出自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表达了作者以平淡为美的艺术风格。在学术研究中,很多现象虽然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其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简单的,处处体现着和谐、简洁、整齐、对称之美,给人以芙蓉出水般的美感,而非错彩镂金的繁复之感。葛先生将这句话送给理工科的师生,更让它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
葛墨林先生曾在一次报告中谈到,耕耘没有捷径,“笨办法”往往是最可靠的,勤奋不能决定成功,却是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品格。杨振宁先生也曾将这句话赠予青年学子,借此批评近些年某些人的投机取巧之风,提醒青年人养成尊重别人成果、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渗入到生活中。
在北理工中关村校区图书馆的西南侧,矗立着一座青年钱学森塑像。钱老与北理工有着不解之缘,学校能有如今扎实的办学基础,与钱老的指导和关怀密不可分。
1965年,北理工研究生祁载康在阅读钱老与宋健先生合著的学术巨著《工程控制论》时,发现其中一个公式推导有误,于是他致函钱老。钱老收到信后进行了认真研究,证实的确有文字错误。他给祁载康回信,感谢他指出错误,并对他的学术见解和学习态度加以肯定,鼓励他努力学习,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贡献。后来,钱老与祁载康的来往信件均刊登在国防部五院的学术刊物《学习与研究》上,成为当时学术大师指导和提携青年学者的典范。
青春无限好,奋斗正当时。虽然身处一个浮躁的逐利时代,但希望青年学子不要过多地盘算计较,保持昂扬锐气,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当民族复兴吹响和平崛起的时代号角,希望青年学子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用崇高理想标定奋进的航向,以科学之精神、精工之情怀,铸就和平时代的强国梦想。
(作者系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校长,本报记者陆琦整理自其在北理工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