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理工建功立业、幸福成长
——记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王涌天教授及团队
发布日期:2018-03-04 供稿:党委宣传部马瑶、王征、韩陌 摄影:党委宣传部段炼
编辑:王朝阳 审核:包丽颖 阅读次数:
团队获奖教师合影
“北理工的光学工程,在国内建立比较早,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了从这里延续我的科学梦想。” 1988年,留学英国的王涌天,在北理工光学工程学科的诚挚邀请下欣然回国,成为国内首批“海归”人才。此后,他长期致力于技术光学和虚拟现实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并带出了一支朝气蓬勃、成果频出的科研队伍。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涌天团队喜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支登上中国科技界最高盛会颁奖台的科研团队再次引发师生关注。
聚焦科学研究的“方向盘”和“发动机”
团队教师合影
早在2006年,王涌天团队便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近年来,在相关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研究突破。在王涌天看来,自己的科研团队好比一辆汽车,得以加足马力驶向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把好“方向盘”,装好“发动机”。
王涌天以这次荣获大奖的“交互式显示技术”为例具体讲到,“‘交互式显示技术’本质上是人与机器的交流互动,最常见的就是使用电脑阅读和处理信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空间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提升人机交互效率就成为研究的关键。”瞄准这个时代命题和科技前沿,王涌天校准了“方向盘”,“如果能突破这个瓶颈,就能改变人类生活,意义深远”。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瞄准方向后,团队潜心20余年研究的相关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卫生、军事仿真、文物保护、展览展示、教育科普、文化娱乐等领域,覆盖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并打入欧洲市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如果说,瞄准科技前沿是为科研航轮把好“方向盘”,那么要抵达成功的彼岸,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则必须安装强劲有力的“发动机”。王涌天团队的“发动机”又在哪里?
“在我们团队,把握前沿科技和基础理论研究可谓‘相生相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在从工程应用创新积极转向基础理论创新,大家都认识到瓶颈问题必须用理论创新来解决。”团队的青年骨干翁冬冬教授讲到。在长期的科研攻关中,“向理论要突破,向基础要飞跃,建强科研发动机”,已经成为团队的一种共识。
为此,王涌天广开大门,以学科交叉的眼光大力引进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团队有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有从事医学领域应用研究的,有从事全息技术研究的,有从事纳米技术和微结构研究的。除了引进人才,团队还积极把博士招生名额等资源向基础理论研究倾斜,设计推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并重的具体举措,为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下了实实在在的工夫。
经过精心布局和建设,团队形成了包括院士、长江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青拔人才、专门工程技术人员等多层次的研究队伍,老中青三代优势互补、接续传承,精准把握科技前沿方向、强化基础研究能力,为团队一次次攻克重大技术难关奠定了扎实基础。
肩负科技创新的“初心”和“使命”
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既是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上世纪50年代,学校的光学工程学科诞生于这一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的时代背景之中。王涌天团队也在接续传承着当年的北理工人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现在交互显示技术是社会上最热的行业之一,是各种投资的热点,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需求强烈,薪酬高,待遇好。所以,团队老师和拥有的技术成果价值就更可想而知了。”因为长期接触产业领域,团队教师刘越比较了解情况。然而,始终不曾忘记归国志向的王涌天一直在以科研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彰显他们的科技成果应有的“用武之地”。
团队长期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不断探索将行业前沿技术应用于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占领国防技术领域的高精尖阵地。与此同时,还一直致力于以先进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互显示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诸多国家重大活动之中,并且直接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团队使用4套投影实现拼接融合显示,配以4套地面交互系统,为世博会中国黑龙江馆开发了一组长12米的地面互动显示区,帮助全世界观众能够在中国的“林海雪原”上“踩裂冰面”“留下脚印”,技术效果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红色基因、初心使命塑造着团队的时代精神,也磨砺出一代北理工人的时代品格。“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年,团队参与了汉旺地震遗址展馆建设。展馆是在震中汉旺的遗址上修建,建设区大片受震建筑已是危房,团队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有时还要深入险境完成任务。“汉旺受灾最严重的是东方汽轮机厂,里面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但为了呈现最好的展示效果,我们坚持深入厂区,寻找残留的有代表性的设备零件。现在想想,赶上余震还是挺危险的。”团队成员陈锋回忆起当时的工作既自豪、又感慨。王涌天团队攻坚克难,按时完成任务,保障了汉旺地震遗址展馆如期开放。
“每当看到我们的成果能在博物馆、科技馆这种公益场所中发挥作用,我们就特别欣慰。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项目并没有什么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仍然会积极参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是北理工人的一种使命,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团队骨干刘越讲出了大家的心声。
构筑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平台”和“幸福家园”
团队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工作
“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升青年教师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不久前,北理工校长张军院士在调研中谈及自己对青年人才引育的观点。而王涌天正是这样一位传递着北理工温暖,让青年人幸福成长的团队带头人。
采访中,王涌天深情回忆起了初来北理工的日子。“回国时,我正在从事光学CAD软件的设计研发,得到了系里的全力支持。当时袁旭沧教授就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为我购置了一台计算机,要知道一台计算机在当时是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老一辈教师对青年人的关怀,不仅让我难以忘怀,也为我做出了榜样。”得益于这种鼎力支持,王涌天研发的光学设计软件很快被当时国内光学界所广泛使用,王涌天也迅速成为国内光学研究领域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在此后的教学科研生涯中,王涌天把前辈们爱才、惜才、育才、用才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地传承了下来。
对青年人才,王涌天大胆使用,悉心栽培。刘越讲到,“我博士后时便加入了团队,王老师非常信任我,委以重任,从学生到教师,从执行者到团队重大项目的策划、主导者之一,我很快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王涌天老师对青年人总是十分尊重与爱护,对于我们的科研兴趣积极鼓励和支持。比如我现在研究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上大学期间,王老师不仅指导我把兴趣发展成了研究方向,工作后还培养我独当一面,有所建树。”谈到这些,翁冬冬由衷地感谢恩师。对团队科研能力建设,王涌天眼界开阔,兼收并蓄,团队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主题娱乐、医学等众多方向的研究齐头并进,相互支撑,构建了宽阔而扎实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随着学校对青年人才引育力度的不断加大,也让王涌天有机会为青年人干事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学校在人才引进、科研用房和设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光学加工实验平台的建设,改变了科研受制于人的局面,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在没有光学加工平台前,我们必须到其它高校预约仪器设备,经常排队就要三个月。”北理工光电学院副院长杨健介绍说。
“希望年轻人能和我一样在北理工幸福成长”,王涌天动情地讲到。如今,风靡北理工的“传帮带”不仅让青年人在团队中幸福成长,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从团队走向社会,成长为各行各业的坚强骨干和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