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复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党委宣传部特在【学习园地】中开设“他山之石”栏目,搜集兄弟高校深化改革中探索、做法与经验,以供我校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思考和借鉴。此次推荐刊载于《复旦大学》微信平台的《复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青年教师吴燕华副教授提名获学术委员会高票通过》一文。
                                                                ——党委宣传部

原标题:《复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青年教师吴燕华副教授提名获学术委员会高票通过》


 

  吴燕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80后”青年教师,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今年1月,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了吴燕华以突出的教学贡献作为“代表性成果”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申请,这是复旦大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的典型案例。复旦大学不仅继续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还将给予“教学突出”的青年教师以政策激励。

“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当前的大环境下,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仍是科研成果。该把重心放在科研还是教学上?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反复纠结的问题,吴燕华也不例外。这次职称评定,她曾考虑过申报高级讲师。这是一条纯粹考评教学的晋升途径,与副教授平级。然而最终,她依然选择了申报副教授,因为她想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科研工作,并通过科研工作进一步促进她的教学。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红坦言,“学院非常重视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但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一样,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因此,生命学院也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教授和副教授的职称晋升都有具体的教学工作要求,而且教学优秀的老师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马红介绍,在今年晋升的老师中,除了吴燕华,也有别的老师在教学上非常突出而得到了普遍的支持。“学院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要求老师有若干项代表性成果,可以是科研成果,也可以是教学成果,包括编写教材,撰写教学论文,还有申报并获得教学奖项等。我们在老师的绩效奖励中,也对各种教学成绩给予奖励。”据介绍,复旦大学于2011年在所有文科院系先行试点“代表作”评价机制。2012年复旦大学制定了新的《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正式在全校推行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

  “我们既重视科研,也重视教学。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教学也可以帮助科研。吴燕华本人也有科研工作和成绩,而且她的科研工作也有利于她的教学。”马红表示,“我们鼓励老师们在科研和教学上都做出成绩。在复旦工作多年的老师有多位在科研上做的非常杰出;而近期引进的老师也有不少在教学上有显著贡献。一般来说,刚到复旦工作的老师前两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实验室上,不会马上承担很多教学任务,当他们工作了2-3年以后,就会承担适当的教学工作。而且,生命学院近年来组织了一批最优秀的、新引进的老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帮助学生成长。”

  吴燕华始终相信,一定要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们树立好的目标,因此她在课堂上灌输的不应仅是基础的东西,还需要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求知欲,以及从事科研的进取心,都渗入到课堂讲解中去,不断启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科研问题、做出前沿展望,这也是复旦遗传学一贯以来的特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吴燕华说,“尽管我的工作重心是在教学上,但我仍然坚持开展科研工作,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等的支持。科研既能增加我的学术积累,是我实现教学特色的必要手段,又能促进教学进步。如果脱离实验本身,我担心会讲不出生动真实的科学。”

  如今,吴燕华申报“副教授”获学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她感慨自己非常幸运。“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相较于其他以科研为主的老师,我的科研成绩可能短了一点,但因为获得了教学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我从校人事处得到了破格申报“副教授”的机会,真的非常幸运。”

她获得了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


  年纪轻轻,吴燕华就已在复旦讲台上崭露头角。2014年8月,吴燕华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剑锋老师、上海海事大学的王天真老师代表上海高校青年教师代表上海队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了理科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举办。2014年的比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要求参赛选手在报名前必须完成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的20个教学节段(即2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PPT。比赛当天,每位选手被要求现场抽签确定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准备20分钟后即兴开讲;完成课堂教学后,还需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

  要从上海市一直比到全国,教学比赛的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各省市选拔出来的参赛选手资历都很深、很有竞争力。压力带来动力,吴燕华在赛前准备得格外用心,光是准备教学设计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遗传学’这门课是3学分的,平时一次就上三节课,但比赛只要求20分钟,还要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完整,就要花很多心思去精选节段。”

  与此同时,吴燕华投入了大量精力设计和整理教学素材,“一般是以案例切入主题,针对案例提出每次课的主要问题,根据问题展开核心知识点,其中穿插问答式、启发式或展开式等等技巧,还会补充一些课堂练习、学术拓展,由具体问题具体决定。”最终,吴燕华凭借出色的学术积累和教学技巧,从理科组中脱颖而出。

  吴燕华参加比赛的课程“遗传学”,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遗传工程系主任乔守怡教授领衔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最早由我国的遗传学奠基人、著名遗传学专家谈家桢先生倡导开设。几十年来,“遗传学”课程积累下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从加入这个教学团队的第一天开始,吴燕华就在乔守怡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成长,努力继承和发扬复旦遗传学教学的优秀传统。教学比赛结束当天,一位评委致电乔守怡教授,“乔老师,上午比赛有一位年轻老师讲遗传学,我觉得她是您的学生,一听就是你们复旦的味道。”

不断争取学生的尊敬与信任


  做老师,是吴燕华从小就有的梦想;教学,也是她真正的热情所在。2012年6月,工作刚满3年的她获得了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这个奖项由全体毕业生投票决定,复旦大学每年仅有10名老师当选。

  这个奖项来自于吴燕华在平时对教学的投入。主讲遗传学已有5年,但她仍然坚持每学期改进课件更新内容,常教常新。“遗传学的课在周一,所以我周末两天全在备课,一来没有最好的课件,需要精益求精,二来遗传科学与时俱进,遗传课堂也需如此。”她说,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进步速度快,一旦停下来,就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老师的角色。

  吴燕华自认不是很有天分的人,正因为不是很有天分,所以遇到弄不明白的东西时,她会花很多精力去弄明白,把条理梳理出来。“可能学生喜欢我的一个原因就是条理清楚。教他们之前我已经反复嚼了很多遍,翻过来倒过去我觉得没问题,他们听起来也很顺。”

  在吴燕华看来,赢得学生信任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师生间的互动主要在课堂,学生认可她的课程也就是认可了她这个人。而讲课以外的互动机会,因为难得,所以她更是格外珍惜,一个细节也不放过:课后学生问问题,她总是耐心解答,答不出来的就回去翻资料或向其他老师求助;学生的邮件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有分歧大家就开放讨论……她的学生姚盼同和唐启浚说,“现在上完一学期课,能叫出学生名字的老师其实不多了。但我就记得以前修吴老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她会特地去记住大家的名字。”

  而做本科生导师时,她则会有意识地去扮演类似辅导员的角色,给予他们更多生活、学习上的关心,“他们不太愿意主动走近你,所以只能是我走近他们,比如要考试了就开个会唠叨唠叨他们,特别提醒有挂科的同学不能放弃努力。尽管是我在关注甚至是逼迫他们,但反过来他们会对我产生信任,知道‘这是老师在关心我’。”

  自2009年任教以来,吴燕华不断在反思自己。“刚当老师的时候也犯过错误,太想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反而效果不好,最后成了僵局,误会也越来越深。现在知道了,更多时候还是要去聆听。”吴燕华说,“想要学生的信任,还是得靠真诚、靠尊重。他们询问我,我就回馈帮助,让他们知道我不是在开‘空头支票’。”

一个“青椒”的感激与期待


  作为一名“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昵称),吴燕华对这个群体的苦与乐感同身受。

  “这个群体其实挺多元的,相似点就是大家都很年轻、都有些迷茫。无论是海归人才,本土‘青椒’,还是科研助理、实验技术系列或者是行政管理系列上的老师,压力都很大。但大家都很积极向上、不服输,压力再大也要拼出一片天地,很多“青椒”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在采访中,吴燕华多次强调,此次比赛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而绝非一己之力。她非常感谢这次比赛机会,感谢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教委的悉心组织,感谢学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乔守怡教授和促进她成长的遗传学教学团队。由于此次教学比赛还要求有专门的指导老师陪同选手备赛参赛,除了吴燕华的导师乔守怡教授外,还有复旦大学赵世民、吴超群和陈纪修三位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黑恩成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玉豪教授等人先后担任了吴燕华的比赛指导老师,并给予她悉心的指导。“几位老师从百忙之中花整天整天的时间陪我进行集中训练,把每节课的内容都分解出来,反复讲、反复改,不厌其烦,面面俱到。我觉得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最后的名次,而是多位资深的教学名师的言传身教,是自己的快速成长,这学期的“遗传学”课程我感到自己又有了很大进步。”

  吴燕华希望幸运的她可以成为一个“引子”,希望学校、学院能继续向那些愿意在教学上多付出一些的“青椒”们给予鼓励和扶持,例如建设更多的“传帮带”团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平台和项目资助,以及职称评价时纳入更多的“代表性教学成果”等。“因为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文/方艾青

  (资料来源:复旦大学微信平台1月30日推送)



(附: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2014 年【学习园地】专栏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