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北理工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原文标题:北理工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原文连接:https://edu.sina.cn/gaokao/gkrx/2018-01-17/detail-ifyqqieu7075818.d.html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在近日公布的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由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王越院士领衔的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作为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大学和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在科技重大研究中注重多学科交叉、多团队合作和多平台协同,瞄准“大平台、大项目”,组建大团队,努力创造“大成就”!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团队负责人、两院院士王越

  王越,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206所所长,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校长。雷达与通迅系统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理工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负责人。

  

  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成员

  北理工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长期从事信息安全与对抗、信号处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成绩,取得成果。在王越院士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团结凝聚的教师团队。

  立德树人,培育英才

  “培养引领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北理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理念的真实写照。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己任,表现突出,在王越院士和陶然、安建平、吴嗣亮、罗森林等教授带领下,潜心教学研究、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院士带头,教授们率先垂范,亲自上讲堂,以自己的知识和品德为教书育人尽心尽力。

  王越院士已年过八旬,仍然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站立课堂,连续讲课3节,成为常态,院士给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堂堂触动心灵的思想教育课。王越院士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讲的《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王越院士还领衔主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担任全国竞赛组委会主任20 年。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组织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受益面广、影响力强、认可度高的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它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普遍制度化举办校级、省级电子竞赛,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竞赛受益辐射面,对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信息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团队教师陶然教授是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年坚持讲授本科《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和研究生课程,将分数域信号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讲授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被评为优秀,指导和共同指导的博士共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先后获得校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称号。

  团队教师罗森林教授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专业责任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已出版教材(含著作)12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北京市精品教材4部;获批专利30余项;2004年发起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ISCC)已连续举办14届(国内第一),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团队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科普、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举办了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学生科普讲座、科研基地参观等活动多次,扩大了人才培养的受惠面。

  在团队教师的努力下,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获批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点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5年来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大学生创新项目十佳项目等奖励,培养的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1篇、电子学会优秀硕士论文1篇。

  心有大我,时代担当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国防科技事业和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北理工用实际行动助推“中国梦”。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完成了高新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等重要科研任务。

  团队研制出海/陆/空系列高速交会相对定位测量雷达装备、我国第一部星载空间目标测量雷达、第一部星载告警雷达、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北斗导航卫星应急测控数传一体机等设备,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队中多名教授受聘为政府、军队的技术专家,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多人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IEEE等国际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积极主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近5年来先后主办“未来移动通信论坛”1次、“低慢小目标管控技术”国际研讨会1次,承办中国工程院第四届“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展望”院士论坛1次和国际会议特邀分会2次。

  瞄准前沿,矢志创新

  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北理工人攻坚重大科技成果的精神动力。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在信息安全与对抗、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高度认可。

  团队在高速交会相对定位测量、远程雷达探测与对抗等方面取得了有重大影响的成果,研制出多套空间目标探测雷达增程信号处理系统,将雷达作用距离拓展了8~10倍,使我国脉冲测量雷达首次具备了中高轨目标探测跟踪能力。研制出我国第一部空间平台自主威胁告警雷达,2013年以来用于完成我国首次航天器在轨自主防撞轨控等验证试验,成果对提高我国空间平台自主威胁感知与安全防护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团队曾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近5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63某重大项目“杰出贡献团队”、“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制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发表SCI 高水平论文100多篇,获发明专利100多项,其中多项专利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

  团结协作,传承发展

  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在重大项目的攻关与日常工作中,北理工的教师团队,遵循根脉,培养时代新人,红色接力棒代代传。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坚持传承学校的红色传统,坚持团队协作,坚持组织育人,组织科研,健全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以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国防重大项目的攻关中培养具有红色基因的时代新人。

  在王越院士带领下,团队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在聚焦于信息安全与对抗、信号处理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不忘通过承担重大项目锤炼队伍;积极培养年轻教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

  团队成员吴嗣亮教授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陶然教授当选IET Fellow,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先锋荣誉;安建平教授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战支TJ载荷专业组等专家委员会成员;罗森林教授是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崔嵬教授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邢成文副教授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在北理工,还有很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师团队,他们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踏实前行、默默无闻,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一个个充满北理工品格的闪亮成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鼎力贡献。

 

相关链接

【科学网】北理工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腾讯网】北理工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