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
(明理讲坛系列)
主 讲 人:陆国栋 教授
讲座主题: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
时 间:2015年5月6日(周三)14:00-16:00
地 点: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华体会体育hth首页中关村校区中心教学楼407
主办单位: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人事处
报名链接:http://182.92.229.57/form/ud/u1/f29.aspx
温馨提醒:请各位老师尽量携带校园一卡通进行刷卡签到。
内容摘要:
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面向大学生上的课是否是大学课程?毫无疑问是的,但是不是真正的大学课程?或许值得思考。我认为大学课程应该让“考生”成为学生,让教师成为“导”师,让教材成为参考书。
从国内教育现状和国内学生实况切入,从不同教育阶段的分析比较入手,分析了若干不同的教育模式,分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与“考生”的区别,提出大学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大学与中学区别不大、大学之间区别太小、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差别较大;提出教学改革的三个基本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关系,归纳了课堂授课的读课、授课、说课三种模式,总结了教材使用的三种境界,即用质量好的教材、用好选定的教材、更高境界是跳出教材;归纳了大学课堂的根本任务,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总结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即分类、分层、分解、分步基础上的合成。
指出大学教改基本路径,即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转变;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三种模式,即研讨引入模式、考试切入模式、硬件介入模式;进一步提出教学激励保障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推进教学改革等举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别分析了MOOC、SPOC等不同概念,并介绍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在开展的教育部科技司项目----多校协同“同时异地”共享课程工作。
最后归纳了关于教学改革的总体认识,即133346,一个理念,三个问题,三个转变,三种境界,四轮驱动和六个协同,有关思路期望对国内高教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主讲人简介:
陆国栋,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工学硕士、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工程图学、计算机图形学、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仅2014年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5篇论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4篇论文,2015年已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各发表1篇论文。首创“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的“三自”考试新方法,积极引导国内同行开展教学改革。承担多项国家级教改项目、质量工程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多次参与教育部有关文件起草研讨,包括十二五教材建设指导意见、视频公开课建设、资源共享课建设文件等。受聘担任教育部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专家组成员。
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负责的《工程图学》课程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的工程图学教学团队2007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评2011年度国家级精品教材,获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等,负责的《工程图学》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资源共享课,2014年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特别是2014年获批教育部科技司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研究及试点”,经费100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120多篇。
担任2013-2017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浙江大学工程图学教学基地负责人。
现任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竺可桢学院副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机械学院工程及计算机图学研究所副所长。
详情请关注:
北理工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网站:http://cfd.bit.edu.cn
联系电话:68911153 邮箱:cfd@bit.edu.cn
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4月28日